Tuesday, April 08, 2008

找一天,我们扫墓去

刚才与哥哥msn后才发现,自己又错过了今年回家乡扫墓的机会,有点难过。

记得两年前,因暂别职场几个月,便在那段赋闲在家的时刻,碰上了与父母、姑姑、伯父母、堂哥嫂等一行十几人一起到爷爷及奶奶墓碑前扫墓的机会。那是个阔别
8年后的扫墓“新”体验,感觉特别难忘。

那次我们清理了坟墓四周后,便轮流丢杯(王交)以征求爷爷奶奶的同意来焚烧金纸,然后正式结束扫墓活动。可是当天我们求了至少十多次,
杯(王交)都显示“不行”。就在大家觉得奇怪之际,才发现,原来墓碑前的3个字“福禄寿”还未被重新上漆!堂姐于是马上重新上漆,再由母亲代表求签,果然就得到了“可以”的指示。

有人说,土葬在寸土如金的岛国已不复流行,“清明节扫墓”的概念于是也越来越模糊,更有人置疑它劳师动众、劳民伤财:因为要在死前花钱准备一片“祥地”(这也不环保),死后还得劳驾众多子孙前来扫墓。所以,现代人多选择简单且省钱的火葬方式,省却麻烦。


我的马国友人却不以为然。她觉得,人死后一定要土葬,因为只剩下一堆骨灰的火葬对她来说太过“虚无缥缈”,没有安全感。她的一句话,更是发人深省:“火葬以后一定会越来越流行。到时人们会不会忘了‘扫墓’是什么?清明节的意义会否荡然无存?”


的确,社会越来越进步,许多传统也将随之被淘汰或取代,但我希望清明节不会是其一。


基于现实考量,大部份现代岛国人民(尤其是年轻一辈)已无法亲身经历上山扫墓祭祖、撒放焚烧金纸、为祖先墓碑重新上漆等体验,“扫墓”的形式也跟着生变
——从到墓碑前清理坟墓拜祭,转为到灵堂前上香祭祖。但是,清明节通过扫墓、祭祖、敬先人的本质却不应该变。这是一种文化传承,是个让传统习俗能言传身教给下一代的难能时机。

更重要的是,它也是一个让后代子孙们能彼此联络的好机会。当大家各自建立自己的家庭,孩子一个个长大,聚在一起见面的机会就跟着减少,“一起去扫墓吧”却可以像一道家庭聚会软命令,让一家大小重新聚在一起劳动话家常。

所以明年,我希望我能回老家扫墓去。希望你也一样。

* 稿于31-03-2008
* 刊登于2008年4月8日《联合晚报》“晚咖-花花posts”专栏

No comments:

看官人次

Custom Sear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