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December 31, 2008

新年新气象

跨入2009年之际,《玲感来了》也迎来了新的版头设计。不知你觉得怎样?

希望各位在新的一年来,快乐多一点,烦恼少一点,身体健康点!

新年快乐哟~ :)

Tuesday, December 30, 2008

做好小事

2009年,我的愿望是把所有小事做好,外加完成一件大事。

小事就是:把衣服折好,把地扫干净,把书橱整理好,把身体照顾好,把书好好看完,主动关心及联络家人与朋友,学习煮三道从来不会煮的菜肴,为自己置新装迎新年,每星期做一次至少1小时长的运动,继续享受存钱的乐趣,好好照顾小银希望它能撑到2010年,懂得享受做没时的上班时间,作一点小投资……

大事就是……暂时卖个关子:)

哈皮牛耳各位!!

Friday, December 26, 2008

boxing day的上班天

今天是boxing day,路上车辆明显少了许多,本小姐竟然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油门踩到110km/hr,这在每个工作天早上的繁忙时间(注:早上7:30am-9:30am)都会塞车的AYE上是件非常罕见的事。

我想,大部分在岛国的本地人/外地人这个时候都竞相到“国外”度假去了吧?如果要找个拥挤的乐园,不妨到樟宜机场、兀兰关卡或大士关卡瞧一瞧。

早上8点半前来到公司,很多同事都还没抵达。下楼去吃公司准备的免费早餐时,更看见许多无人问津的大盘小盘米粉+nyonya kuih放在桌上。其实我可以帮忙Auntie Lulu多吃掉一盘早餐的,但我很怕她再度走来我面前问我为什么拿多一盘早餐时,就把这个念头给打消掉。

吃完早餐,上楼,开启电脑。今天大小老板都没来,很多同事也请假,感觉每个人来上班只是因为不想请假而已,我也是其中之一吧?哈。既然是个颓废的工作日,干脆就让它更颓废、更放纵一点。耳边现在响起的,就是百听不厌的陈绮贞“花的姿态演唱会”CD,嘿嘿。

话说回来,12月26日是Boxing Day,为什么它叫作Boxing Day?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?Google了一下,得到这个解释:

圣诞后的第一工作日,西方人称它为“Boxing Day”,就中文译名而言,您可以叫它“节礼日”、“礼盒节”,或者“拆礼物日”。按英联邦传统风俗,在这一天,服务行业人员都会得到小费或者老板的奖励。

现代意义上的“Boxing Day”似乎更应理解为“圣诞节后大减价”—— 商家的促销日,顾客的狂购日。许多人一大早就来到商店门前排队,以便抢购自己提前看中的商品。“礼盒节”这天,降价最多的是圣诞树、圣诞装饰和礼品包装纸,而买的人居然也不少。

当然,除了减价和抢购,“Boxing Day”也体现了圣诞施恩互助的真谛。在这一天,教堂门口摆放的募捐箱盒会被打开,慈善人员将募捐到的钱物分配给穷人。

就其渊源而言,“Boxing Day”最早见于中世纪。一种说法认为,它是为纪念殉教者St. Stephen 的宗教节日。不过,更有主流观点认为,“Boxing Day”最初指佣人、学徒的“奖赏日”、“休息日”。由于佣人们必须在圣诞节工作,所以他们被允许在节后的第一天休假,雇主们往往会准备一些礼盒,在佣人们回家之前送给他们。


原来如此!互联网,果然是个非常神奇(或恐怖)的发明。只要接上它,什么东西都找得到。

Boxing Day,好像真是个不适合上班的日子。就不知道岛国会不会有什么购物商场在今天推出特别大促销?有的话,还真应该去看看,可能真的能捡到什么便宜货呢,嘻。

Monday, December 22, 2008

圣诞礼物


本小姐不特别庆祝圣诞节,所以对圣诞礼物一向没什么期待。过去几年虽然常会收到同事或朋友们送的圣诞礼物,但却还是无法“激起”自己也去买份圣诞礼物来回赠同事和朋友的心。

今年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届双十年华系列的最后一年了,所以感触特别多;又或是因为换了工作换了环境所以心情也有所更换;还是因为开始发现除了家人以外,即使是普通如几乎天天见面的同事 / 已经分开许久但还是有联络的同事 / 已经不再见面的同事 / 常见面或很少见面的朋友,都应该要好好珍惜,因为你不知道今天以后你是不是还会再见到他们。

这么说好像很伤感似的,但其实也不是那么灰啦。对我而言,这是个好的改变——因为选购礼物时的费心,包裹礼物时的用心,收到礼物时的开心,都是难能可贵的窝心,原来“分享”是件很美妙的事!庆幸的是,大部分时间里都很吝啬的我终于也有点开窍了,哈!

话虽如此,既然是刚刚开始而已,今年收到本小姐的圣诞礼物的人是寥寥无几的。当然这与预算有关,也与时间扯上关系。重点是如果你没有收到礼物,千万不要觉得难过还是失望,来日方长嘛!

Jingle bell, jingle bell, jingle all the way…… Ho ho ho!

Wednesday, December 10, 2008

能干,所以不平凡?

我一直都在想,是不是每个能干的杂志女主编的婚姻生活到最后都会显得有点“不平凡”?

纵观身边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主编们,要找到一个拥有至少2个孩子、没有离过婚、分过居,或夫妻俩人还在一起的,好像还真的有点难。

她们不是DINKS(= double income no kids),就是已经和丈夫离婚了但单身,或是离婚了但有男朋友,又或是单身贵族(可以是有男朋友或没有男朋友)。究竟这些是巧合,还是冥冥中注定的“规律”?

我想,日日新鲜、天天刺激、常常好玩的杂志生活与工作圈子是个很重大的因素,尤其这个圈子如此地讲究门面与包装。比起《珠光宝气》剧中的上流社会,杂志界肯定是小巫见大巫,但又何尝不是个上流社会的缩影?

电影《Devil wears prada》更是明显地刻画出这个世界里的媒体人面貌。要在这里立足,除了要很有本事很有身材很有钱(没钱怎么买名牌包装自己?),广络的人脉更是不可或缺。遇到诱惑时,把持得住就叫逢场作戏,深陷其中就叫万劫不复。很多时候为了工作没天没夜,你不得不牺牲个人时间,甚至是家庭时间。连给自己的时间都少得可怜了,女人又怎么会有时间分给男人,尤其是她的(未来)孩子?

试问有几个男人,尤其是习惯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且没什么自信的男人们,能忍受得了自己的女人每天在外面抛头露面?尤其当看多听多说多的女人每天都有不同的刺激启发生活思考,而她的男人相对比较乏闷、缺乏情趣,女人又怎么不会反问自己:这个男人是否还能同她一起成长?生活的方向是否仍会一致?

吊诡的是,我却遇到很多在杂志社的能干designers / art directors,她们工作时也很拼搏,做事也很认真,表现更是标青,但是,她们却大多数能兼顾男人与孩子,家庭生活美满幸福。

究竟这是个性使然,还是工作使然?

Thursday, December 04, 2008

无聊

该如何驱赶蠢蠢欲动的睡意
如果讨论声键盘声仍此起彼落
第二世界生活尽管丰富多彩
始终不及热络人群的有血有肉

可能把想法扭转把束缚抛开
境界就可以提升到另一个层次
只是我就是那么地自甘堕落
宁愿珠光宝气家好月圆
也不屑打球跑步找朋友写博客

午餐后雨就开始下得很大
就让雨水浇清一身沙尘的小银吧
唉就这么地一天又过去了
更莫名其妙完成了这首无厘头的现代诗

Tuesday, December 02, 2008

乏味的意义

最近一个多月的生活如下:
  1. 上班、下班
  2. 上网读新闻
  3. 上网msn
  4. facebook
  5. 上网玩maple
  6. 追看港剧
  7. 看电视连续剧
  8. 买杂志
  9. 吃东西
  10. 开车回夫家、娘家、自己家
晴天霹雳!我一直把它当成嗜好的“阅读”在哪?自己有多久没有定期运动了?就连blogging也跳出十大以外(连带中文能力也迅速跌落,惨不忍睹……) 整天就只是窝在家里的我,身边的朋友好像也越来越少似的……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吗?

其实我很想参与社会,为社会做点事,获得精神与知识满足。是不是去参加什么社团或组织就能让我有归属感,进而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?又或者,生活本来就是酱平凡的,只是过去我一直自认不凡罢了?

看官人次

Custom Search